《西游记》中唐玄奘的价值

笔名散文精选2022-03-30 20:27:380

在我们的印象里,玄奘一直是一个文文弱弱、手无缚鸡之力的老和尚。整天除了会念念“南无阿弥陀佛!善哉,善哉!”再无它长。遇到困难只会哭哭啼啼死不要脸的埋怨徒弟,让人看了就烦心,实在是一个无用透顶的“窝囊废”。

但我觉得这只是玄奘师傅留给我们的表面印象。我们评价一个人物的历史价值,只需把这个人物从这段历史中清除,看看没有他的存在,这段历史会是什么样子的就可以?我们来做一个大胆的假设,假如“大唐西天取经团”这支队伍里没有唐僧这一角色,如来佛祖物色的只有悟空、八戒和沙和尚这几个人物,唐太宗也只委派这几人西行,那么西天取经路上将是一番什么景象呢?

没了唐僧,吃唐僧一块肉就能长生不老这种说法就不存在了。我们姑且可以把妖怪们抢夺的目标另订做他们取经必须的几件行李。九环锡杖、锦澜袈裟和一个紫金钵、通关文碟。拥有了九环锡杖,摇一摇,只要听到它发出的声音,就能耳聪目明,身强体健,消除一切烦恼得到永远的快乐。披上锦澜袈裟就能得到正果,拥有金像佛身。用紫金钵依吃上一餐饭,就能拥有美貌、倾倒世间的一切,让他们服服帖帖的任你使唤,而且能长生不老。得到通关文碟的,天上、地下、阴阳三界任你遨行,并且能享受国王般的礼仪。

唐师傅没了,白龙马也就不再需要了。就这样,老沙负责挑行李,八戒负责化缘寻路,悟空负责团内的日常事务和思想动态,承担团长的重担,简简单单的从长安出发了。一路上兄弟三人要负责好行李的安全,逢山开路,遇水搭桥,见塔扫塔,见佛拜佛,在民间广结善缘,不能使用本事,经历九九八十一难的考验,一步一个脚印的走完十万八千里,不让行李丢失一件,这样才能取到真经。

可刚走了几十里的路程,悟空这只野猴子就不耐烦而大发牢骚,又因野性难训,自持艺高胆大,整天东游西逛的,今儿到老龙王那儿讨杯小酒喝喝,明儿又逛到某某天尊那儿耍一耍,后天又回水帘洞和孩儿们聚一聚,根本不把取经当一回事儿,八戒、老沙又不敢说他,观音、如来教训他几句,他就不服气,猴儿性一起,丢下一句“取个鸟的经”的狠话,脚底抹油跑回花果山重新做他的齐天大圣去了,任你佛祖、观音法力再无边也拿他无可奈何。

纵使观音略施小法骗他戴上一个紧箍儿,靠紧箍咒来控制约束他,那你得整天跟着,不停的教育、说服、感化他,才可能凑效。这样一来观音姐姐你不是把自己搞得很累吗?退一步讲,观音有静坐南海就知天下万物的法力,悟空的一举一动都能了如指掌,但你得抽出时间来时时关注悟空的动向,做好即时的操控、防范,偶尔还得派木叉飞来飞去的代你传达一下指令,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考虑也不划算!累了自己不说,还得拖上徒弟,场面闹得太大!更何况还有八戒、沙和尚呢?那两个又该怎么办?这需要多大的人力、物力,很明显是一笔非常糟糕的买卖!聪明的佛祖、观音是绝不会做那么愚蠢的事情的。

再来个乐观的设想。悟空在五指山下五百年的痛定思痛,出来后大彻大悟,决定痛改前非,发毒誓一定要做一件于天于地于人类都很有意义的大好事来弥补自己曾经犯下的罪孽,不再耍刁耍滑,诚诚心心的听从佛祖的教导、安排,做一名赤诚的佛门弟子。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后,悟空的言行举止另佛祖很满意,观音菩萨也非常信任他,决定让他带队完成西天取经这个重任。这样一来,取经路上又是一番什么景象呢?

八戒贪财好色,遇到美女就意马心猿守不住自己的心智,总想来个入赘她家一门心思做人家一上门女婿,哪怕是人家女儿看不上,守寡的丈母娘招赘也行。对于嫉恶如仇、心性清高的悟空来说是怎么也容不下八戒这些见不得人的勾当的。作为团长的他首先就有教育八戒的责任,但他又没有唐僧式的那种苦口婆心式的说服和以身作则的感化,到头来八戒得到的只是一顿让脊背发凉的棍子和粗暴的咒骂。八戒忍着一身的疼痛和一肚子无名之火无奈的跟着取经团蹒跚的走着,干什么都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

还好,轮到自己化缘时,可以随便化点细碎银两偷偷藏在耳朵眼儿里,留作自己的私房钱。可那狗日的猴哥也一天到晚死死盯着,不时变做一只苍蝇、蜜蜂什么的在旁边监视,总一百个不放心的样子。就这种日子,实在叫人窝心。每当侦查到八戒的一点点线索,高傲的悟空就一天到晚给八戒泼冷水,冷嘲热讽数落八戒的种种不是,非让八戒抬不起头来才肯善罢甘休。八戒随便回两句嘴,他就要拿出“清规戒律”来教育八戒,还口口声声说是为了八戒好。渐渐的八戒冷了西天取经、修身成正果的念头,有了和老沙商量分行李群鸟做散的想法。作为小角色的老沙,面对这种情况,他心里真那个急啊!很委婉的劝了大师兄几次,但无济于事,还险些遭到一顿臭骂,终于只能每天低头叹气。久而久之,堪称承受能力超强的八戒也实在忍受不了猴哥的种种无礼要求,一气之下,离开了取经团队,回到让他魂牵梦绕的高老庄和他那漂亮的高小姐重新过快活日子去了。

这时的取经团只剩下了悟空和老沙了,气走了八戒,没有了出气筒,寂寞的悟空显得很无聊,他的脾气越来越坏,不知不觉爱骂人的老毛病又犯了,开始数落起老沙的一些不是了!憨厚老实的沙和尚总只是大度的一笑了之,从不跟师兄计较,该做什么还是扎扎实实的做好自己分内的事。老沙的沉默,没换得师兄重新认识自己,反让猴子觉得太没面子,总认为老沙是在嘲笑自己。这下猴子彻底恼了,“好你个老沙!捉妖怪你没半分本事,说你两句还敢笑我,真反了你了!”

从此以后,又开始像数落八戒样的数落老沙。这下沙和尚真的受不了了,跑到菩萨那里狠狠地告了悟空一状。观音姐姐出面调停,这边说了很多老沙的优点,那边又答应老沙要怎样怎样的教育悟空。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观音菩萨终于让悟空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答应菩萨改正错误,和老沙好好合作。看在菩萨的面上老沙也答应再度跟悟空合作。

之后,悟空有什么打算也开始和老沙商量了。但每次商量的结果总让悟空失望至极,沙和尚智商太低了,提出的建议实在没价值。对悟空来讲跟老沙讨论问题简直就是对牛弹琴,单调、乏味没一点点的意思!侮辱自己的大脑不说,还得浪费不少的口水,对于这样一个无用的废人菩萨竟然把他招聘来悟空觉得实在无法理解。可人家老沙确实够尽力了,更何况挑担、牵马等这些自己的本职工作也做得很好!悟空还这样来看待自己,老沙实在想不通。

悟空看老沙越看越不顺眼,老沙的心里越来越不是滋味,觉得悟空专横跋扈、目中无人,无法共事。终于有一天,老沙也离开了悟空,没打一声招呼就悄悄的走了。悟空成了光杆司令,什么事情都得他自己亲自去做。他就是使用分身法把自己变成七十二个,仍无法把自己的团队打理得像先前样的好,尽管自己很努力的去做。

这时的悟空深感孤独无助,一路上连个说话的伴儿都没有,有时实在忍受不了了,就变出一大堆悟空来自己给自己说话,但这无异于自己的左手牵右手,又有什么意思呢?走了两兄弟他有些后悔,开始怀念起先前跟自己共事的兄弟,后悔自己的手足相残,很想把他们请回来,但又放不下脸面,事也就此作罢。一段时间后,连他自己都失去了取经的信心。再后来,他自己也回花果山了。

西天取经的大业就这样无果而终了。是悟空没尽职尽责吗?好像不是,悟空比有唐僧时还要辛苦几倍。是八戒懒惰无能吗?怕也不是,八戒也比老唐在时辛苦多了。是老沙拖后腿吗?老沙干得也够多的。大家都比有唐僧时代更努力,但结果却反不如前,甚至使取经大业无果而终,白白断送了修成正果获得金身的大好机会。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说到这里,我想我们就要想起玄奘这位师傅了。跟三徒弟比起来,这老和尚什么都不会,日常起居都得靠三徒弟服侍。但兄弟三人仍得把他称作师傅,用师傅的礼仪来对待他,甚至不惜牺牲性命来保护他。有了他,兄弟三人和那匹白龙马都找到各自的位置,发挥出各自的才干,展示出属于自己的风采,大家能够和睦的相处,齐心协力的永远朝着取经这条基本路线走下去。

玄奘代表的其实是一种勇往直前的取经信念,一种凝聚整个团队的核心精神,一面代表整个取经团队精神的大旗。只有把这面大旗打起来,团队才能拥有真正的灵魂,有行动的方向,有目标、有纪律,形成内外统一的、高效的集体团队。

这么高尚的人物,作者为什么又要把它写得窝窝囊囊,让人看了就烦心,把他刻画的有能力一点行不行?其实,也只能这样它的形象才能更突出,悟空和两师弟才能更出彩,更有说服力,这部巨著才更具有现实意义,更具它独特魅力。因为大自然造物,总不会使某件事物完完美美,它要让世间有多大的至善至美,就要造就多大的不尽人意的地方,山有多高谷就有多深,在这方面有这种超能力的人,在那方面肯定要有一些缺陷,这才符合自然规律,给人一种真实的亲切感,也才能让读者更容易接受,更具有阅读的价值。

假如玄奘不是窝窝囊囊的,也像悟空那样武艺高强、神通广大,什么事情都被他一个人包办了,那悟空、八戒等三兄弟不是失去了存在的价值,整个取经过程只需要他一个人就够了。这样一来,哪里还有这许多的精彩故事?哪里还能再吸引人?这部书也就成了胡编乱造,没有一点现实意义,也就失去了魅力,可能也就不再有人来读,还谈什么名著?再说,这也不符合客观世界的基本规律啊!

这,其实就是唐玄奘的真正价值所在。

版权作品,未经《短文学》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甘肃去哪看癫痫病比较好
癫痫患者应选择哪种医院治疗